症状
褥疮有什么表现?
根据损伤的严重的程度,褥疮可以分为四期:
1期:皮肤出现红、肿、热、痛或麻木,改变体位去除压力30分钟后,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。2期:皮肤因水肿而变薄,出现水疱或表皮脱落,可形成浅表性溃疡。3期:表皮水疱扩大、破溃,全层皮肤破坏,感染后可形成脓液,表浅的组织有坏死,疼痛加重。4期:坏死部分向深部扩展,暴露肌肉、甚至骨骼,坏死部分变黑,脓液增多,有臭味。严重者感染细菌进入血液循环,可引起败血症,导致发热、寒战等,可能危及生命。一般情况下,褥疮是由轻度发展至重度。但也有例外,个别急重患者可能迅速发生重度褥疮;肥胖者可能出现表皮完整,但内部组织已坏死的闭合性褥疮。
褥疮容易发生在哪些部位?
容易受压的,或者骨头突出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褥疮:
仰卧时好发于后脑勺、肩胛部、屁股及足跟部等。侧卧位时好发于耳朵、肩膀、髋部,膝关节的内、外侧及踝关节等。俯卧位时好发于面颊、女性乳房、男性生殖器、膝盖等等部位。褥疮会引起什么并发症?
有骨骼暴露时,可能引发骨髓炎。溃疡深入时,还可能形成窦道,与外界连通。可以是表浅部位与外界连通形成窦道,也可以是深部组织与外界连通形成窦道。此外,褥疮患者易发生耐药菌的感染,可能减缓治疗进程,导致菌血症和脓血症。病因
发生褥疮的原因是什么?
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褥疮,包括压力、摩擦、局部潮湿或排泄物刺激、活动障碍、营养状况不佳、年龄较大时皮肤功能衰退等。低血压、外周血管疾病等引起的皮肤血液循环差也是褥疮原因之一。
哪些人容易发生褥疮?
主要是行动不便,比如因为瘫痪或者慢性疾病必须长期卧床的老年人。外伤、手术后,或其他原因导致行动不便的病人。吸烟史、营养不良、贫血,甚至糖尿病等都是诱发褥疮的危险因素。诊断
褥疮如何诊断?
一般通过患者的皮肤表现,以及长期卧床的病史就可以诊断褥疮。
治疗
褥疮一般去看哪个科?
普外科或皮肤科。由护士给予专业护理为主,严重时需要外科手术治疗。
褥疮患者是不是必须去医院就诊?
对于程度较轻的褥疮,可以自行改善护理,勤翻身、使用软垫等,观察症状有无好转。如果出现表皮溃疡、化脓,则需要尽快就医,给予相应治疗。
褥疮怎么治疗?
褥疮的治疗要比预防难得多。治疗的目标是减少创口的压力,保持其清洁,避免感染和提供足够的营养。
通过变更体位、使用保护装置等降低局部压力。溃疡护理:适当清洗、清创术及伤口的特殊敷裹帮助愈合。疼痛管理:首先需治疗溃疡本身,轻到中度的疼痛可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或对乙酰氨基酚止痛。避免感染、营养不良,必要时应用抗生素、营养支持治疗等。有时需外科手术引流、植皮修补等。褥疮可以被完全治好吗?容易复发吗?
对于早期褥疮,经及时有效治疗,数周后可获完全恢复。只要护理得当,不易再发。但实际中,褥疮患者往往得不到最佳护理,即使经短期的伤口愈合,以后还可能再发,长期发展和结局仍不理想。